防治孩子“拒学”需综合施策

时间:2025-05-30 来源:《湖南教育》 责编:刘丹 编辑:唐翌殊

分享到

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,2024年6月,医院在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,单独分出了一个“拒绝上学门诊”。门诊开设10个月,接诊近1万人次。心理方面的问题分抑郁、焦虑、双相情感障碍等,拒绝上学属于什么问题?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?

青少年拒绝上学,如今早已不是个例,而是一种社会现象。据有关媒体报道,全球大约有17.8%的儿童青少年存在拒绝上学及其相关问题,我国儿童心身医学科普通门诊中大概有20%到30%的患儿存在拒绝上学问题。而与之呼应的是:北京儿童医院的“拒绝上学门诊”自开设以来,10个月已接诊近1万人次。北京如此,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,因为孩子们的成长环境、成长境遇等相差不大。

孩子们为何会拒绝上学?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剖析。从各方面的呈现来看,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原因非常复杂,有遗传与疾病性质的,如遗传倾向、神经递质失衡等;有心理因素的,如高三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;有家庭原因的,如家庭关系不和谐、父母期望过高等,这些都可能成为“导火索”;有社会层面的,如校园暴力、学校环境不适应等,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……总的来说,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因素有很多,需要分类进行应对。

孩子拒绝上学是一种社会现象,“拒绝上学门诊”的出现,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。如今,北京“拒绝上学门诊”一号难求,也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。一方面,这说明部分家长更加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且不再讳疾忌医,愿意寻求专业的解决路径;另一方面,这也暴露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方面的不足,一些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,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与维护。

摆脱孩子拒绝上学的困境,需要综合施策。在学校层面,需要培养孩子快乐学习的状态,积极引导他们正视学习的重要性,优化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,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,而非身处“痛苦的竞争马拉松”中不能自拔。在家庭层面,父母要从“教育投资者”向“成长陪伴者”转变,发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内在价值,而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,要多给予孩子一些陪伴。在社会层面,要构建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,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,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。

“拒绝上学门诊”一号难求,这是一种无言的表达。我们应看懂这背后的现实诉求,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。或许,真正有效的治疗是给每个孩子一个不被分数定义的人生,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。(作者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龙敏飞)

责编:刘丹 编辑:唐翌殊

来源:《湖南教育》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